最近各地前三季度GDP“成绩单”刚出完,万亿城市俱乐部的“新老玩家”就成了热议焦点——27个老牌万亿城市里,有人靠工业“跑赢”,有人因工业“掉队”;更受关注的是,温州、徐州、大连这3个“准万亿”今年大概率要“挤”进俱乐部,而且跑起来比不少老牌选手还急。

先看老牌万亿城市的“分化局”。烟台、合肥这类“工业强市”直接冲在了增速前列:烟台前三季度GDP增速6.4%,靠的是石化、电子信息两大支柱——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涨13.9%,化学原料制造业甚至飙了44.5%,相当于给经济踩了“地板油”;合肥更猛,规上工业增加值涨15.2%,计算机通信、汽车制造贡献了近8成增长,妥妥的“工业引擎”。但佛山就没这么顺,前三季度增速只有1.6%,问题全出在工业上——规上工业才涨0.7%,金属制品、汽车制造还在下降,相当于“踩了刹车”,直接拖累了整体节奏。

这3个城市今年将冲击万亿GDP

再看那3个“急着进门”的准万亿城市。去年它们都差“临门一脚”:温州9718亿、徐州9537亿、大连9516亿,今年前三季度直接“提速”——增速都在6%左右,比不少老牌万亿城市还快。为啥能“急速破门”?答案就俩字:工业。大连规上工业增速12.8%,石化、船舶、汽车齐发力,铁路船舶行业甚至涨了64.5%;温州更狠,规上工业涨10%,计算机通信、汽车、电气机械都是两位数增长,战新产业增速比规上还高2个百分点;徐州作为江苏“工业重镇”,哪怕没详细数据,也肯定是靠工业托底——毕竟想冲万亿,“压舱石”不能软。

其实不管是老牌还是新贵,能冲进万亿俱乐部的城市,几乎都绕不开“工业”这根主线:要么像烟台、大连那样把传统产业做“强”,要么像温州、合肥那样把新兴产业做“新”。等年底温州、徐州、大连“转正”,浙江会有3个万亿城市(杭州、宁波、温州),江苏增至6个(苏州、南京、无锡、南通、常州、徐州),辽宁也终于有了第一个万亿城市——万亿俱乐部的“扩容”,说到底是工业实力的“比拼”,毕竟经济要跑稳,“发动机”得够劲。

这3个城市今年将冲击万亿GDP

等年底数据一出来,这3个城市大概率要刷屏——不是因为“万亿”这个数字多耀眼,而是它们用工业证明了:想冲高端俱乐部,从来不是靠“凑数字”,而是靠“练内功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