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打算在江西办电话卡的外地朋友,大概率刷到过这样的吐槽——"明明是正规办卡,就因为身份证不是本地的,得预存好几百块话费,有的还要求拿工作证明"。这事儿越传越广,不少人都在问:"办个电话卡而已,为啥要给外地人设'门槛'?"
11月4日,江西省通信管理局针对这事给出了明确说法。针对媒体报道的南昌、九江、景德镇等地电信、移动、联通网点存在的"外地身份证办卡额外要求"问题,该局直接亮明态度:已经责成相关企业全面开展排查整改,必须切实保障用户合法权益。
刚到南昌找工作的湖北小伙小王,就是"门槛"的亲历者。上星期他去运营商网点办卡,业务员直接说"外地身份证得预存500块才能开卡","我刚毕业月薪才3000,本来想办个19块的低月租卡,结果预存费比我半个月工资还多"。而在九江做小吃生意的安徽大姐李梅更无奈:"我去办卡时要工作证明,可我是摆摊的,哪有单位开证明?最后只能找朋友的小店盖了个章,心里一直怕被查。"
不过也有用户表达了"复杂情绪":"运营商可能怕外地用户欠费失联,但一刀切要高额预存也太不合理了";还有刚定居景德镇的浙江网友说:"我能理解运营商的顾虑,但'区别对待'本身就伤了外地人的心。"
其实不管是吐槽还是无奈,大家的核心诉求就一个——办卡不该因为"身份属地"被差别对待。这次江西通信管理局的回应,算是给纠结的外地用户吃了颗"定心丸"。接下来就看运营商的整改动作了——毕竟通信服务的底线,从来都是"一视同仁"的用户权益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