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月28日,社交平台一则网友爆料引发关注——德耐尔节能科技(上海)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余浪波不幸离世,年仅46岁。这个消息像一颗小石子投进舆论池,很快牵出了关于他的另一段温暖往事。

10月29日,余浪波的母校益阳市第十五中学传来确认:一位校领导告诉记者,已从家属处得知,余浪波是10月27日因突发疾病离开的。“上回他回学校还是去年,抱着一箱文具分给学生,说‘我当年也接过老师的钢笔,现在该我递回去了’。”该校一位教过余浪波的老教师回忆,这位“大老板”每次回校都穿得很朴素,蹲在走廊跟学生聊天,问的都是“食堂菜够不够热”“作业多不多”,完全没有企业家的架子。

公开资料里的余浪波,是上海一家压缩机系统企业的“掌舵人”——2012年创办德耐尔公司,从研发到销售亲力亲为,把企业做成了行业里的“隐形冠军”。但在益阳十五中的校友群里,他的标签是“那个捐奖学金的大师兄”:作为1979年出生的益阳本地人,余浪波毕业后去上海打拼,却始终记着母校的“一碗热粥”——他说自己高中时家里穷,冬天总啃冷馒头,是班主任把自己的早餐粥让给他,“现在有能力了,想让更多孩子不用为吃饭发愁”。几年前,他专门设立“德耐尔奖助学金”,每年固定资助30名家庭困难的学弟学妹,直到去世前还在问“今年的名单定了没”。

上海一公司董事长离世年仅46岁

随着消息扩散,德耐尔公司的反应也被网友注意到:悄悄换成了黑白页面,客服电话里工作人员只说“暂不能透露详情”,另一位员工则坦言“知道是重大事件,但没接到具体通知”。这种“沉默”里,藏着企业对老总的尊重——就像余浪波生前很少接受采访,却把钱花在了最实在的地方。

从“网友爆料”到“母校回应”,从“企业家”到“校友”,余浪波的故事没有轰轰烈烈的桥段,却在细节里戳中了很多人:他不是那种“站在聚光灯下的老板”,而是把感恩变成了每年30份的“希望”,把成功写成了“反哺母校”的答卷。46岁的人生突然停步,但他留在十五中的奖助学金,会继续帮着一届又一届学生,走向更远的地方。

有人在评论里写:“比起‘董事长’,我更记得他蹲在走廊跟学生聊天的样子。”其实最动人的从来不是头衔,而是一个人把根扎在泥土里的温度——余浪波走了,但他给母校的“热粥”,还在温暖着后来人。

上海一公司董事长离世年仅46岁